一、介绍
人们的行为受制于个人特征和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学习环境一直是教育领域中广受关注的研究课题。学习环境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德国心理学家卢因(Lewin)的学习场理论,卢因深受爱因斯坦的影响,把场物理学的观念用于心理学。他认为,行为取决于个人和环境的作用,并提出了B=(P,E)的公式,这里B指行为,P指人,E指环境,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行为受制于个人特征和社会环境 (Lewin,1951)。他的场理论是对现代社会心理学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Cooper,2002)。
基于卢因的场理论,弗雷泽(Fraser,1986;Fraser,1998)提出,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策略来分析影响和导致有意义学习的多种因素,这就需要研究者设计一种测评学习环境的工具,从心理社会层面评价所在的学习环境。由此,一系列的学习环境测评量表开始出现,表1是目前仍流行的课堂学习环境或远程学习环境测评量表的例子。
表1 常用的学习环境测评量表
量表名称 | 开发者(版本) |
学习环境测评量表 | Walberg & Anderson, 1968. |
测测我的课堂学习环境 | Fraser, Anderson & Walberg, 1982. |
学院和大学课堂环境测评量表 | Fraser & Treagust, 1986; Fraser, Treagust & Dennis,1986. |
个别化的课堂环境测评问卷 | Fraser, 1990. |
自然科学实验室环境测评量表 | Fraser & McRobbie, 1995. |
教师互动测评量表 | Wubbels & Levy, 1993; Wubbels & Brekelmans, 1998. |
课堂环境测评文娟 | Trickett & Moos, 1995. |
远程和开放学习环境评量表 | Jegede, Fraser & Fisher, 1995. |
班级环境测评量表 | Fraser, Fisher & McRobbie, 1996. |
建构主义的多媒体学习环境测评量表 | Maor, 2000. |
新课堂的环境测评量表 | Nwehouse, 2001. |
近年来,网上教学的实践飞速发展,我们需要一种网上学习环境的测评量表来保证教学质量。然而,根据文献研究,目前还没有专门测评网上学习环境的量表。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系统的、科学的实证研究,开发具有良好效度和信度的网上学习环境测评量表,为建立有效的网上学习环境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帮助网上教育工作者开发或增迸网上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基准。
二、研究方法
(一)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网上问卷调查和标准化测量法。
(二)样本
表2概括了量表开发中不同阶段的样本人数,其中每一阶段选择的样本是不重复的。
表2 各研究阶段的样本人数
阶段 | 检验 | 参与的高校 | 样本人数 |
前导研究 | 测评量表的适合性 | 香港公开大学 | 50 |
第一次问卷调查 | 测评量表的可靠性 | 香港公开大学 | 32 |
第二次问卷调查 | 测评量表的建构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香港公开大学 马来西亚开放大学 英国英国曼彻斯特都会大学 | 796 |
第三次问卷调查 | 测评量表的论证 | 北京大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香港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 台湾高雄师范大学 墨西哥的巴佳加里福尼亚自治大学 | 1341 |
总数 | 2219 |
(三)研究过程
整个研究的过程可分为以下8个步骤:
第一步:网上教学平台和课程的国际比较。我们选择了从万维网可以进入的在开放大学和普通高校广泛应用的17种网上教学开发工具,并对采用这些教学平台开发的100多门网上课程的学习环境的特征进行了归纳,分析这些网上教学平台的功能、特征、优势和不足,研究结果已另文发表(张伟远、王立勋,2003a)。
第二步:构想网上学习环境的指标项目。在文献研究、教学平台比较、以及网上课程分析的基础上,构想了网上学习环境的8个维度,并设计了相应的网上教学环境的96项指标项目,形成初步的网上学习环境测评量表。
第三步:内容效度的专家论证。我们邀请了来自我国内地和香港、台湾地区以及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的12位网上教育研究专家,对测评量表的维度和指标项目进行内容效度论证,结果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肯定,同时他们也提出了宝贵的修改建议。在认真考虑了专家意见后,我们删除了2条不合适的指标,并对有关指标进行了修改。
第四步:前导研究。我们把经过专家论证后的94项测评指标进行随机排列,选择了50名网上学习者为样本,请他们填写网上学习环境测评量表。根据前导研究的结果,我们删除了5个学生难以回答的指标,并在文字上对测评量表作了一些修改。
第五步:信度测评。在信度测评中采用了测评一再测评的方法。我们选择了32名网上学习者为样本,以经过前导研究后修改的测评量表为工具,请这些学生填写。在四周以后,我们请这32名学生再次填写同样的量表,然后分析两次填写量表的结果的一致性。统计结果发现,测评一再测评的信度系数是0.725。在我们删除了与总分相关系数低于0.04的项目时,即去掉了4个信度差的项目,余下的85个项目的测评-再测评的信度系数提高到了0.728 (张伟远、王立勋,2003b)。
第六步:测评量表的建构。我们邀请了5所大学参加课题的测评量表建构阶段的研究,这些高校分别是:中国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公开大学,马来西亚开放大学、英国曼彻斯特都会大学。所选择的不同学科的796名网上学习者填写了网上学习环境测评量表。根据收集的数据,采用因素分析的统计方法,发现了8个可解释的因素,即8个网上学习环境的维度。根据因素负荷和项目量表信度,15个项目被进一步排除。余下的70个指标项目的alpha信度达到0.97。
第七步:测评量表的论证。这一阶段的研究目的是对上一阶段发现的网上学习环境的8个维度及70个指标项目进行确认。我们选择了8所大学参加这一阶段的研究,他们分别是:北京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台湾高雄师范大学、以及墨西哥的巴佳加里福尼亚自治大学。被选择的来自不同学科的1,342名网上学习者填写了网上学习环境测评量表。根据测评的结果,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发现同上阶段的研究结果一致,统计结果显示出同样的8个明显的因素,即8个网上学习环境的维度。根据每一维度包含的指标项目,我们给予每一维度特定的名称和含义。根据这次测评,70个评价指标最后被保留下来,其aplha信度达到0.98。
第八步:建立网上测评女表。最后,我们建立了网上学习环境测评量表,这是国际上第一个标准化的供管理人员、教师、及学习者使用的网上学习环境测评量表,量表有中文和英文两个版本,并与香港公开大学运距及成人教育研究中心的网页联接,任何人可以自由免费使用。
三、研究结果
数据分析采用的是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10.1板本,统计方法包括平均数和标准差、T检验、信度分忻、以及因素分析。
(一) 网上学习环境的八个维度
根据在测评量表建构和测评量表论证两个阶段收到的收据(分别是796和1,343名样本人数),采用Varimax旋转的主成分分析法,对评价模型中的所有指标进行探究因素分析。两次结果证明,这些指标可以分为能解释的8个因素(即网上学习环境的8个维度)。K一M-O的值是山0.976,每一维度的特征值都大于1,并能解释方差的63.82%。综合每一维度的相应的指标内容,我们用远程教育的术语来定义这8个维度:即教学设计、内容设计、网站设计、灵活性、学生互动、教师支持、技术支持、以及学习评估。详见图1。
图1 网上学习环境的8个维度
(二) 网上学习环境的指标项目
根据论证后的研究结果,最后确定了网上学习环境八个维度及70个指标项目,详见表3。
表3 网上学习环境的指标项目
维度 | 指标项目 |
教学设计 (11项指标) | 1. 清楚地写明学习要求; 2. 清楚地写明课程目的; 3. 清楚地写明课程内容概要; 4. 要求学生进行高层次的思考(如分析、综合和评价); 5. 要求学生以问题解决法进行学习; 6. 清楚地介绍运用网上的各种功能进行学习; 7. 清楚地描述了各种测评(如作业、考试等)所要求的标准; 8. 清楚地解释交作业的方式; 9. 清楚地解释交作业的时间限制和迟交作业的处理方式; 10.清楚地列出了所有的学习材料; 11.清楚地解释作业打分的标准。 |
内容设计 (9项指标) | 1. 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2. 适合网上教学; 3. 课程材料适合自学; 4. 以自我解释的方式编排以适合自学; 5. 内容描述清楚; 6. 能吸引学生专任学习; 7. 课程活动计划得很详细; 8. 课程提供充足的网络链接到内部资源(如往届试卷、老师讲义等); 9. 课程提供充足的网络链接到外部资源(如与课程有关的网站)。 |
网站设计 (10项指标) | 1. 简明的外观和良好的屏幕设; 2. 使用方便; 3. 图片运用适当; 4. 颜色搭配谐调; 5. 材料容易阅读; 6. 课程材料在网上的呈现清晰而准确; 7. 网络链接清楚; 8. 网站上的链接与课程内容相关; 9. 网络链接可靠; 10.课程材料的组织便于网上测览. |
灵活性 (7项指标) | 1. 学生可以按自己的迸度学习; 2. 学生可以自行决定学习的时间; 3. 学生可以自行决定学习的地点; 4. 学生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 5. 学生可以对感兴趣的内容多花一些时间学习; 6. 学生可以自主分配学习时间; 7. 学生能容易地上网阅读学习材料. |
学生互动 (8项指标) | 1. 课程能让同学通过网络结交朋友; 2. 鼓励学生合作学习; 3. 学生在网上留言区提出的问题得到其它同学的回应; 4. 学生与其它同学一起在网上讨论与课程有关的问题; 5. 网上学习小组的参与让学生有一种集体归属感; 6. 学生可以随时通过电子邮件得到同学的帮助; 7. 学生通过网络与其它同学协作学习; 8. 通过网络和其它修读这个课程的同学联系。 |
教师支持 (8项指标) | 1. 教师通过网络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碰到的问题; 2. 教师积极引导大家参与网上讨论; 3. 教师鼓励学生在网上表达意见; 4. 教师的反馈意见具有鼓励性; 5. 教师的反馈意见具有建设性; 6. 教师及时通过网络回答学生的问题; 7. 教师不以权威自居,而是像一个与学生平等的朋友; 8. 通过电子邮件得到教师的帮助。 |
技术支持 (9项指标) | 1. 院校提供高质量的计算机设备供学生使用; 2. 计算机和网络资源的使用说明详细; 3. 老师或技术人员在需要时会帮助学生熟悉网上软件的使用; 4. 老师或技术人员在需要时会帮助学生解决网上技术问题; 5. 课程提供解决网络技术问题的一系列常见问题解答; 6. 在学习时网络联接可靠; 7. 网络联接速度能保证学生正常学习; 8. 课程提供一份详细的课程网络技术要求的手册; 9. 在需要时能得到技术人员的帮助排除计算器硬件故障。 |
学习评估 (8项指标) | 1. 学生能在网上接收老师布置的作业; 2. 学生能在网上提交作业; 3.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得到老师对作业的反馈; 4. 作业题目设计良好; 5. 做作业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6. 课程提供网上小测验或其它自测活动; 7. 学生经常做网上的自我测验; 8. 学生能在网上查看作业和测验的分数。 |
(三)网上学习环境的测评量表
1、测评量表的结构
根据网上学习环境的八个维度和在每一维度下的具体指标内容,我们确定了这八个维度的含义,详见表四表4 网上学习环境测评量表的结构
维度名称 | 含义 |
教学设计 | 课程教学设计的目的是采用不同的教、学及启发性的方法来改善学生的学习。学习的目标要明确,并通过适当和公平的评估来帮助学生达到目标,从而令新的学习得以进行。 |
内容设计 | 课程内容设计应该适合课程的学习环境。例如在网上学习环境中,内容安排要适合媒体特点,如提供信息链接或促进互动。课程内容还应该是逻辑性地循序渐进。 |
网站设计 | 课程网站设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设计大多基于导航器及美学的观点。此外,所有课程网站的功能必须有特定的目的,并且可以方便使用(如电子图书馆)。 |
灵活性 | 学习的灵活性需要提供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尤其是学生需要有足够的学习支持和学习材料来帮助他们有效地自学。灵活性也意味着选择性,如让学生可自行选择学习的地点及学习进度。 |
学生互动 | 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便学生获得来自他人的不同观点,就象教师的作用一样,使学生学会以合作的态度采纳不同的观点,并从中学习。学生之间的互动将鼓励同学建立社交联系和提高互相合作的能力。 |
教师支持 | 老师/导师必须定期性地提供咨询与辅导。学生可随时地联系到老师/ 导师,教师/导师的反馈意见应该是中肯的、建设性的。老师/导师的支 持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的独立的思维能力。 |
技术支持 | 技术支持应该是最新地、及时地、方便地帮助学生和维护学习环境。技术支持应该能增进学生的计算机知识,井教会他们解决技术上的突发问题。 |
学习评估 | 网上教学的评估应该是公平的。学生应该能够定期地获得鼓励性的正 确的反馈,以帮助他们获得对知识的理解。这种反馈应该是经常性的。 |
2、测评量表的信度
测评量表的可靠性是通过信度分析来进行的,本研究采用了克龙巴赫Alpha信度分析、以及折半信度分析两种方法。根据克龙巴赫Alpha信度测量,总量表的内在一致性系数是0.98,8个分量表 (即8个维度)的内在一致性系数是介于0.82至0.98之间。根据测量一再测量的结果分析,总量表的内在一致性系数是0.95,8个分量表(即八个维度)的内在一致性系数是介于0.78至0.95之间。详见表5。
维度 | 项目数量 | 克龙巴赫Alpha | 折半信度 |
教学计划 | 11 | 0.90 | 0.88 |
内容设计 | 9 | 0.90 | 0.85 |
网站设计 | 10 | 0.90 | 0.90 |
灵活性 | 7 | 0.86 | 0.86 |
学生互动 | 8 | 0.89 | 0.87 |
教师支持 | 8 | 0.89 | 0.87 |
技术支持 | 9 | 0.88 | 0.83 |
学系评估 | 8 | 0.82 | 0.78 |
总体 | 70 | 0.98 | 0.95 |
3、测评量表的效度
本测评量表的效度可以从三方面来确定:第一,由专家评定所有项目的内容效度。我们邀请了来自我国内地和香港地区、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印度的12位网上教学专家对该量表及所有项目进行效度论证;第二,本量表经过了前导研究,确保问卷的合适性,第三,通过因素分析证明,大部分的指标都能归为8个因素(维度)之下,因此具有良好的构想效度。
4、网上测评量表的组成部分
网上测评量表的中文和英文两个版本的网址是http://www.ouhk.edu.hk/cridal/doviles/。量表包括5个联接的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
欢迎使用 《网上学习环境测评量表》 本量表旨在为网上教育者评定其网上学习环境提供各个层面的基准,它也能帮助网上学习者了解和分析其网上课程的学习环境。 《网上学习环境及课程测评量表》可供个人或小组免贸使用。 本研究项目由香港教育统筹局之研究基金拨款资助。 |
第二部分:版权同意书
版权向节书 香港公开大学遥距及成人教育研究中心保留有关此量表的一切权利。末得版权持有人书面同意,不能翻印、于检索系统中储存或以任何形式方法传送有关资料。
我接受版权同意书 |
第三部分:量表
本量且表随机排列了70个指标项目,以下是且表的部分内容。
网上学习环境测评量表 请就下列每一项目,根据您的经验,选择最能代表您想法的数字。 本量表需时约15分钟完成。 | |||||
非常 同意 | 同意 | 中立 | 不 同意 | 极不 同意 | |
网上的作业题目设计得很好。 | 5 | 4 | 3 | 2 | 1 |
计算机和资源的使用说明。 | 5 | 4 | 3 | 2 | 1 |
课程网站采用的颜色搭配协调。 | 5 | 4 | 3 | 2 | 1 |
我可以通过网络得到教师对我的作业的反馈。 | 5 | 4 | 3 | 2 | 1 |
教师积极引导大家参与网上讨论。 | 5 | 4 | 3 | 2 | 1 |
教师的反馈意见具有鼓励性。 | 5 | 4 | 3 | 2 | 1 |
该课程允许我按自己的进度学系。 | 5 | 4 | 3 | 2 | 1 |
我在网上提交作业。 | 5 | 4 | 3 | 2 | 1 |
该课程清楚地描述了各种测评(如作业,考试等)所要求的标准。 | 5 | 4 | 3 | 2 | 1 |
网上导修小组的参与让我有一种团队归属感。 | 5 | 4 | 3 | 2 | 1 |
我可以自行决定学习的时间。 | 5 | 4 | 3 | 2 | 1 |
课程网站的外观简洁明了,屏幕设计良好。 | 5 | 4 | 3 | 2 | 1 |
我可以自主分配学习时间。 | 5 | 4 | 3 | 2 | 1 |
该课程清楚地介绍了如何运用网上的各种功能进行学习。 | 5 | 4 | 3 | 2 | 1 |
教师鼓励我在网上表达意见。 | 5 | 4 | 3 | 2 | 1 |
在修读该课程中,我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 | 5 | 4 | 3 | 2 | 1 |
我可以随时通过电子邮件得到同学的帮助。 | 5 | 4 | 3 | 2 | 1 |
课程材料的组织使网上浏览变得很容易。 | 5 | 4 | 3 | 2 | 1 |
学习材料内的网络链接很清楚。 | 5 | 4 | 3 | 2 | 1 |
我与其它同学一起在网上讨论与课程有关的问题。 | 5 | 4 | 3 | 2 | 1 |
网站上的材料很容易阅读。 | 5 | 4 | 3 | 2 | 1 |
课程材料在网上的呈现清晰而准确。 | 5 | 4 | 3 | 2 | 1 |
课程网站上的图片是精心选择的,有助于学习。 | 5 | 4 | 3 | 2 | 1 |
课程提供充足的网络链接到内部资源(如往届试卷,教师讲义等)。 | 5 | 4 | 3 | 2 | 1 |
课程提供充足的网络链接到外部资源(如与课程有关的网站)。 | 5 | 4 | 3 | 2 | 1 |
第四部分:测评结果
测评结果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使用者的网上学习环境的8个维度上的综合得分和样本总体的常模分数,供使用者比较参考。使用者得分和常模分数用图形和数字同时显示,使测评结果一目了然。另一部分是使用者的网上学习环境在8个维度下的70个指标的得分和样本总体的常模分数。
第五部分:数据收集
使用者填的网上学习环境测评量表的数据,会直接进大量表开发者所设定的Excel形式的数据库,这些自动收集的数据可作量表的进一步效度论证,以及自动更新常模。
四、讨论
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下面进行综合性的讨论。
第一、网上学习环境测评量表对网上教学理论发展的贡献随着网上教学实践的飞速发展,许多研究者都在探讨网上学习环境的组织部分。根据文献研究发现,研究者对网上学习环境组成部分的观点可以归为三大派别(张伟远、王立勋,2003b)。第一是从技术运用的角度来探讨网上学习环境的组成部分,如:卡恩 (Khan,1997)、罗斯 (Ross,1998)、菲尔迪维克(Firdyiwek,1999)等提出的分类。第二是从教学论的角度来分析网上学习环境的组成部分,如:里夫斯等(Reeves et,al (1997),梅森(Mason,1998)、郑仁星(Jung,2001)等提出的分类。第三是从技术和教学论的角度来阐述网上学习环境的组成部分,如:莫德瑟等 (Mioduser and colleagues,2000)提出的分类。然而,所有这些关于网上学习环境组成部分的研究,都只是基于文献分析和个人反思,缺乏实证的研究。
本研究采用系统的科学的研究方法,探讨网上学习环境的维度和指标。研究结果发现了网上学习环境的8个维度:教学设计、内容设计、网站设计、灵活性、学生互动、教师支持、技术支持、学习评估,以及8个维度下的70项关于网上学习环境的具体指标,这一结果是经过一系列的木键摸的调查研究所发现的、并得到了论证。这一研究结果比现存的各种网上学习环境的分类,更加反映了最新的网上教学的现状。由于这一研究是基于实证的,它比已有的网上学习环境的分类更科学、综合和完整,为创立网上教学的理论提供了基础。
第二、网上学习环境测评量表对网上教学实践发展的作用网上学习环境测评量表对于网上教学的管理人员和教师来说,可以作为评价网上课程质量保证的工具之一。对于管理人员和教师来说,如果计划开设网上课程,可以参考这一量表的8个维度和70项指标项目,使他们在开发网上课程时能考虑到网上学习环境的各个层面和各种指标,如果管理人员和教师需要评价已有的网上课程,他们可以从网上学习环境的8个维度和各项指标,与本项研究已经建立的网上学习环境的常模分数比较,从而考虑如何增进网上学习环境的实践;对于网上学习者来说,通过运用这一测评量表,了解自己学习的网上课程的学习环境与其他网上课程的差异。总之,我们希望这个测评量表能为网上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评定网上学习环境的有用工具,此测评量表能帮助他们自我评价网上课程的学习环境,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高。
第三、量表使用的限制网上学习环境牵涉的因素极其复杂,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网上教学的模式也不尽相同,各地的政治、经济、教育体系、传统、文化、语言等等因素都对
网上学习环境有着一定的制约和影响。因此,通过这一测评量表得到的结果只能作为评价的参考依据之一,只能帮助使用者评价自己所教或学的网上课程与他人的网上课程在学习环境方面的不同之处,而不能作为评价网上学习环境优劣的唯一标准。
五、结论
这是一项由本文作者主持的、世界各地11所开放大学和普通高校参与的研究课题。通过一系列多个阶段的大规模实证研究,发现了网上学习环境的八个维度及70项指标,并开发和论证了国际上首个网上学习环境的标准化测评量表,供网上教育的管理人员、教师、以及学生测评其网上课程的学习环境。作者希望,此量表能帮助使用者保证网上教学的质量和改迸网上教学的实践。
本研究是由香港教育统筹局资助的“开放和遥距虚拟学习环境量表的设计、验证与应用”研究课题的第三阶段的成果。本论文的作者任课题纽纽长,课题小组的成员还包括谢家棣教授、王立勋博士、以及郭样恩助理研究员。作者特别感谢参与本课题研究的11所大学的的专家代表。本文是作者在2004年第18届亚洲开放大学协会年会上提交和宣读的论文,并进行修改后翻译成中文。作者感谢会议参加者对此文作出的评论。
*本论文荣获亚洲开放大学协会第18届年会最佳论文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