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际知名远程教育专家德斯蒙德·基更 (Desmond Keegan) 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几位远程教育工作者集体译出的《远距离教育理论原理》已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远距离教育理论原理》译自纽约和伦敦的Routledge Education出版社出版的《Theoretical Principles of Distance Education》。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对当代哲学、教育科学和教育技术提出了许多崭新的问题。为回答这些事关这一新兴学科和教育形式发展的重大问题,本书主编专门组织了当今西方现代远程教育的15位知名学者,从教学、学术、分析、哲学和技术五个不同的视角(每个视角分别由三位作者撰文,全书共五篇十五章)对远距离教育进行了系统的理论辨析和技术、实践评价。
本书“第一次把研究的焦点集中到远距离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实质上,把远距离教育的分析和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并“第一次论证了当代教育哲学、教学策略和管理理论必须重视远程教育的研究,而不能只关注传统面授教育”。
本书第一篇教学基础,讨论了远距离教育中教、学、通信、反馈、交互作用和对话等基本概念。其中,第一章“远距离教育的机会和质量:理性思考”,作为全书的开篇,就抓住了远距离开放教育的基本矛盾:增加学习机会 (开放性显性的一面)和保证学习质量 (教育质量控制)之间的矛盾。作者从认知和建构意义学习理论出发,讨论了这一基本矛盾,分析了远距离教育模式和代的划分,教与学、交互作用和独立学习,控制与交互影响距离,包括CMC(计算机媒体通信)等问题。作者认为衡量远距离教育质量有不同的视角;教学包的质量抑或是交流合作的质量。这实际上是从远距离教育的两种基本方法出发来讨论远距离教育增加学习机会和确保学习质量的矛盾问题。
第二章“交互影响距离理论”,作者讨论了远距离教育中环境、个人和行为方式之间的相互作用。作者认为,远距离教育中,“距离”实际上是教学对话 (D)和教学计划结构 (S)这两个变量的函数,而衡量学习的独立性,则不仅取决于距离,还取决于另一维变量:自主性。也就是说独立性又是距离和自主性这两个变量的函数。作者的创新之处在于将这一理论扩展到具有远距离通信会议系统 (即电话、电视会议)的远距离教育的新情况。
第三章“后工业化社会的远距离教育”,是彼得斯工业化教学论的延伸。在这一章里,他概括了后工业化社会的三个经济特征:第三产业和服务业的倔起、高新科技的发展、经济决策结构的变化,并讨论了由此引起的劳动力组织管理和价值观的变化,讨论了这些变化对远距离教育新的需求和重大影响,探讨了后工业化模式下远距离教育的生存观点、生态学观点和教学设计概念。
第二篇学术基础,关注的焦点是远距离教育的教、学过程、研究过程、课程开发过程、与学习的学生的交互作用过程以及分析学生看法的过程。其中第四章“远距离教育理论的发展”,对当代远距离教育基础理论中六个有代表性的理论进行了评述:工业化教学论、交互影响距离和学习者自主理论、有指导的教学会谈论、教学活动重新整合论、通信与学习者控制论以及远距离教育的新三维理论。作者进而分析了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在远距离教育中的关系,提出了理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第五章“远距离教育概念的扩展”,第一次认真地考虑了学生对远距离教育概念辨析的意见,并探讨了生态系统理论的个人属性和环境属性,由此出发研究了远距离教育概念的深化和拓展。
第六章“远距离教育概念课的开发揭示了什么”,首先讨论了远距离教育与教育技术学的区别与联系,接着在对各种远距离教育理论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指出了远距离教育理论研究的特点:分为两大研究领域、研究的基础是教学分离、是在与常规教育的比较中进行的。作者认为给远距离教育下定义绝非平淡之举,他认为如果没有技术媒体的支持,远距离教育将不复存在。与前一章相同,本章作者也很重视来自教师和学生的意见。
第三篇分析基础,对远距离教育进行了概念分析、教育分类和结构分析。其中,第七章“教与学行为的重新整合”,对远距离教育进行了概念和逻辑分析(包括教师、学生的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传播)。提出了弥补远距离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教的行为与学的行为分离的重要方法是包括将学习材料与学习过程联结起来在内的“教学行为的重新整合”。作者认为,无论是印刷教材还是电子教材都可以尽可能多地进行交互作用的设计,远教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力求通过多种途径提供双向交流,即在课程开发和学习支持服务这两个子系统上对师生交流合作作出努力。
第八章“远距离教育教学方法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讨论了知识、技能和理解的概念,研究了学生喜爱的学习风格和测试方法,分析介绍了印刷材料、讲授、小组辅导、电视广播、录音录像、实践教学、计算机应用、以项目和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作业以及独立学习等远距离教育中常用的学习方法。
第九章“远距离教育结构分析”,分析了学校教育的观念和教育新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远距离教育模式实质上是在创立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学校”,研究了远距离学校的组织结构和评估工作。
第四篇哲学基础,从教育哲学和当代哲学两种观点出发对远距离教育的哲学基础进行了考察。其中第十章“晚现代性成人和远距离教育”,研究了晚现代性、成人教育和远距离教育三个基本概念,阐释了晚现代时期的几个主要特征:工业资本主义、时空分离、迁移重构机制、反射作用和个人责任等。研究了晚现代时期的成人和远距离教育,指出远距离教育与上述特征相适应,是晚现代性的一种象征,作者得出结论,远距离教育和成人教育会同步增长。
第十一章“认识远距离教育”,将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分解为三个层次:直观认识层次、反应分析层次和理论研究层次。研究了认识的互补性原则,并从不同视角(教师、学生、教学设计人员、远教院校领导等)讨论了对远距离教育的认识,阐述了从研究和价值定位系统角度对远距离教育的考察,并将其与服务业作了比较研究。
第十二章“什么是远距离教育,它能昭示教育的未来吗”,从反结构和批判理论的角度考察了远距离教育。作者认为,有四种价值观处于远距离教育的中心地位,并分别论述了对这四种价值观 (远距离教育和教育平等、教育交互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设计、通信交流过程)的理解和应用,最后指出,远距离教育是一种教育子文化,它能够昭示教育的未来。
第五篇技术基础,从技术学角度探讨了远距离教育的理论基础。其中第十三章“技术在远距离教育中应用的理论与实践”由国际钧名远距离教育技术专家著文。作者首先讨论了媒体、技术与在远距离教育中应用三者的关系,讨论了技术在扩展课堂教学(内容涉及威斯康星大学、国家技术大学、美国电视定点教学服务、Eurostep、Europace、Livenet等)的作用,讨论了媒体开发和一体化课程开发等问题,并对技术的作用提出了四种假设,最后分析了技术应用的三种趋势:降低成本、媒体组合和方便应用。
第十四章“电脑化空间时代的远距离教育理论”,首先讨论了学习网络、组织发展理论和教学系统理论,对新技术发展和电脑化空间时代作了描述,讨论了循环五级可行性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并从可行性系统结构、控制论原则等方面研究了远距离教育的五个子系统,最后讨论了各种新媒体综合应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第十五章远距离教育培训,讨论了具有交互作用的远距离教育对跨国和多国合作的作用。正如本书主编所说,这是全书惟一一章讨论大学层次外的远距离教育的文章,也是远距离教育最有希望的一个领域。他认为,这一章的内容可作为对本书其他理论视角的一种检验。作者在这一章中讨论了远距离培训的特征和产业化问题,分析了接受培训者的一般动机,讨论了技术与辅导教师的作用,电子邮件与辅导教师的关系等几个在远距离培训中有争议的问题。
本书是基更博士继 《远距离教育基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力作,具有显著的学科创新意义。相比于 《远距离教育基础》,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更具时代气息。本书富集了大量90年代以来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最新信息,成功地综述和评价了远距离教育概念的扩展和理论的发展,展示了这一理论的最新发展 (如交互影响距离理论、后工业化教学论,教学行为重新整合论的新发展。从教育哲学和当代哲学两种观点出发 (包括晚现代性、认知科学及反结构论、批判理论和迁移重组论等西方新的哲学派别)考察了远程教育的哲学基础,介绍了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以及电脑化空间时代的远程教育理论。
二、理论更加成熟。综观全书,由丰富实践支持的远程教育理论从深度到广度都有新的发展。在深度上,距离 (对话、结构)与自主的理论不仅发展为交互影响距离理论。还发展为通信与学习者控制理论和新三维理论,工业化教学论不仅发展为后工业化教学论,还涉及后现代和晚现代的理论,本书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它一开始就讨论了远程教育增加学习机会与保证教学质量这一基本矛盾的辩证关系,在分析、哲学、技术的基础讨论中也有创新的思考。在系统概括和评价理论时,明确指出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方向。
三、对实饿更只揩导斑义 奋书的另一特点晃讨实浅的括导意义。本书的观点、分析不乏实例和个案支持;本书十分重视来自远程教育学生和教师的意见;书中评价十分注重对实践应用的建议和意见。
本书对正在利用计算机网络,电信网络和卫星电视网络三大网络资源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中国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者都是一部必读的理论和应用著述,具有较强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书的整个编译工作是在于云秀同志主持和组织下进行的。本书译者分工如下:何勇军(第一篇三章);于云秀(第二篇三章);李亚婉(第三篇三章);丁新(第四篇三章及各词索引);张爱文(第五篇三章)。译者前言由丁新撰稿;序、绪言和作者简介由丁新、何勇军译出。邬美娜、刘黛琳分别对本书部分译稿作了审校;丁新对全书进行了统一校译并最后定稿。本书在编译出版过程中得到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诸位领导和徐东丽同志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由于译者水平有限,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丁 新
199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