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 us: +86 21 25653006

07月
18

创新与合作——中国电大的发展之路

image001

中国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于云秀

 

实践与探索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教育思想。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的创办,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引下,加快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伟大创举。25年来,中国电大走过的风雨历程和开创性实践,充分显示了远程教育在中国的强大生命力和广阔发展前景,并为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中国的广播电视大学,是采用广播、电视、文字教材、音像教材、计算机课件和网络等多种媒体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高等学校,从其本质来讲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开放大学,其主要任务是:坚持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办学,开展本科、专科高等学历教育,为行业、企业从业人员和部队士官及其他社会成员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开展岗位培训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非学历教育,为各类社会成员更新知识和掌握新的技能提供教育服务;利用电大教育资源,建设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为高等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开展远程教育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电大创办初期,主要开展高等学历的补偿教育,为大批在职成人和社会青年(特别是大量老三届、回城知青)求学深造创造机会和条件。1979年电大开学当年,在全国招收学生32.22万人,是恢复高考后全国普通高校第一次(1977年)和第二次(1978年)两次招生人数总和(67.5万人)的一半。到1985年,电大在校生已达67.36万人。

1986开始,电大开始探索多种形式办学,开展了学历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实用技术培训多种教育形式。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给电大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持。

1995年开展“注册视听生”教育试点,1996年开展专升本教育试点。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中国电大教育发展的一个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的远程开放大学)、两大命题(开放办学和教学现代化),为电大进一步开放奠定了基础。

1999年,教育部组织实施“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作为国家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央电大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实验,其目的是探索并构建广播电视大学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专科教育和本科教育(专科起点)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质量的、适应地方和基层需要的应用性高等专门人才。

经过25年的改革和发展,电大逐步形成了鲜明的办学优势和特色:

适应社会需求办学,培养了大量国家急需的人才。电大高等学历教育开设理、工、农、医、文、法、经济、管理、教育、历史等10大学科580多个专业。截至2002年底,全国电大高等教育毕业生累计已达333.7万人,约占同期各类高校毕业生总数的12.7%,同期成人高校毕业生总数的26.6%;岗位培训等各类非学历教育超过3660万人次,为数以千万计的农民提供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服务;高等师范专科和中等师范毕业生累计也达到128万人,培训中小学教师和校长300多万人次。全国电大现有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00.5万人,其中高等专科、本科185万人,中专15.5万人。

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学和教学管理系统。中央电大和中央电大西藏学院,44所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独立设置的电大,930所地(市)级电大分校,2021个县级电大工作站和22237个基层电大教学班组成的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系统。多年来,这个系统在中央电大的统筹规划下,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分工协作的运行机制。中央电大统一开设的高等学历教育专业,执行统一的教学计划(指导性教学计划),其中60%以上的主干课程执行统一的教学大纲,使用统一的文字教材,实行全国统一命题和考试并执行全国统一的评分标准。其余课程由地方电大自行开设和建设,或在中央电大提供的有关课程(统设服务课)中选取,统设服务课的教学大纲、教学资源、考试命题等由中央电大提供服务。这种管理方式,保证了电大办学具有相对统一和较高的质量标准和教学水平、较高的资源共享程度和较强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形成了严格、有序的教学管理体系和权威、规范的考试考核质量保证体系。

有效整合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电大系统有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7万人,聘请兼职教师3万人。中央电大从全国范围聘请了1300多位来自普通高校、科研院所的著名教授和专家、学者担任教材主编和课程主讲教师。中央电大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资源建设的论证、审定等主要教学环节均在全国范围内聘请资深学科专家参与。

广泛开展合作办学。始终坚持与普通高校、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开展多方面的合作,不断拓宽办学领域。先后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大学等近20所知名大学,与国家人事部、劳动部、水利部、建设部等近10个部委及几十个行业、企业开展了合作。例如,中央电大和中国人民银行自1983年起合作开办金融专业,至今已有20年,为金融系统培养本、专科毕业生30余万人。面向部队开展士官在职高等和中等学历教育试点,注册学员已超过4万人。此外,与西藏大学合作成立了中央电大西藏学院,为西藏求学者提供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机会,目前在校生近千人。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合作,成立了中央电大残疾人教育学院,面向全国残疾人士提供教育服务。与中国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合作,培养农民技术骨干和致富带头人。

创新与发展

21世纪是人类社会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是寄托人类美好梦想的知识经济时代,充满了机遇,又面临着各种严峻的挑战。为了能适应信息社会的文化基础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对知识经济时代提出的各种挑战,教育必须肩负起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的重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了确定性的生产要素,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因此,教育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认为“必须给教育确定新的目标,……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够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的目标都重要。”毫无疑问,构建终身学习的学习化社会,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及教育机构实现教育创新的立脚点和根本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种教育思想。当前终身教育、终生学习的观点,正在成为世界各国制定教育改革和发展政策的主导思想和指导原则之一。

中国政府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法律形式规定国家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为公民接受终身教育创造条件”。1998年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在全国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并将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作为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途径,为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政策保障。与此同时,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的建设和完善,为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实现手段。1998年以来,中国的66所普通高校相继被批准开展网络教育试点,中国电大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电大以实施“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为契机,积极开展教育改革和创新,更新教育观念,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实现了新的跨越式发展。截至2003年秋,中央电大陆续开设试点专业36个,其中专科专业21个(含课程开放),专科起点本科专业15个。全国电大试点专业注册学生累计达到150万人,其中专科100万人,专科起点本科50万人。试点注册学生中,在职人员达到98%以上。据国家教育部2002年统计,中央电大开放教育注册学生数占全国远程教育注册学生总数的75%以上。中央电大颁发学历文凭学生已达18万人。

教育观念创新,推动开放办学。实现了对象开放(开放教育的招生对象以社会在职人员为主,学生入学经过学历资格认证和入学水平测试,根据入学水平测试情况择优注册并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类指导。)、过程开放(强调以学生和学生学习为中心,满足学生个别化需求;适应成人学习的特点,实行完全学分制,课程学分8年有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定学习计划和学习进度,自己安排学习时间,有效解决了工学矛盾。)、资源开放(建设满足学生自主化学习所需要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学校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服务;充分利用高校师资和社会实践基地,与社会沟通,共享教学资源。)目前试点教学网络已经覆盖我国大陆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教学手段创新,实现多媒体、数字化、交互式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在国家和各级政府支持下,广播电视大学实现了从卫星电视单向传输向基于计算机网络和卫星电视网络有机结合的多媒体、数字化、双向交互的转变,形成了电大教育“三网合一”的突出特点。中央电大建成了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光纤连接通道,实现了校园网与中国教育科研网的高速连接,支持2.5G速率,目前开通100兆。与Chinanet建立了10兆专线连接,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上注册了中央电大网站(www.crtvu.edu.cn)、电大在线学习网(www.open.edu.cn),并在公网上开通了镜像网站(www.openedu.com.cn)。中央电大校园网主干1000兆,桌面交换100兆。

电大在线学习网为试点提供了功能较为齐备的网络教学平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网上教学活动,并实现了与省校、分校教学平台的互动;实现了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的对接,采用数字信号通过专用频道全天播出电视课程,利用VBI和IP传输教学资源和信息,通过直播课堂以及双向视频会议系统进行交互式电视教学;网上视频教学通过教育卫星进行了同步电视直播,电视直播课堂也实现了网上同步传输。

各省级电大都建成了主干千兆或百兆的计算机校园网,电大在线远程教学平台的省校版和分校版已在全国省级电大和608所分校投入使用。全国电大建立了867个VBI信息接收站,安装了600套数字卫星电视接收系统、560套IP接收系统。省级电大及分校配置了适应教学需要的网上学习室、视听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实验室、闭路电视系统和答疑电话等教学设施。这些设施在教学中逐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教学内容创新,注重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电大教学内容逐步实现了从书本知识的传授向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转变。按照培养目标,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和课程体系的整合;按照模块化、功能化的原则安排课程体系;根据素质教育的需要,开设通识基础文化、现代科技、语言技能等公共选修课程以及专题讲座,教学内容力求新颖,突出能力培养。按照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强化教学实践环节(尤其是毕业论文等集中性环节),明确要求以及考核内容和标准。将学历证书教育和岗位资格证书教育结合起来。

教学模式创新,增加学习的灵活性。在教学方式上逐步实现了从教师“教”为主向以组织学生参加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个别化学习为主的转变,初步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提高了教学效果。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以课程为单元组织教学,开展学习小组活动,探索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导学为辅的模式,根据专业、课程的教学特点和实际需要,重视应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开展适应学生多样化需求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教学管理模式创新,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中央电大已从相对单一的办学主体向教学和办学实体转变,更加重视教学管理在远程开放教育中的特殊和重要作用,注重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电大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教学管理体系在强化和完善以“五统一”为特征的基础上,实行统一招生宣传、统一入学测试、统一培训考核、统一颁发毕业证书,坚持系统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过程管理与支持服务相结合、自主学习与规范管理相结合,建立了以完全学分制为特征、以质量管理为目标的教学及教学管理流程和制度,完善了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

运行机制创新,实现利益共享。项目实施采取协议方式,中央电大和省级电大签订协议,明确各自的责、权、利。省级电大和其分校(教学点)也签订相应的协议,保证试点教学过程的落实,实现了从传统的教学行政管理向教育成本分摊、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转变,为电大系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合作与发展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现代社会加快了进入知识社会的步伐,也大大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和教育民主化、个性化和终身化。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成为构建新世纪教育的基础。在这样一种形势下,作为由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新型教育制度和现代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远程教育,其发展将呈现如下趋势:远程教育对象的广泛性(面向所有社会群体和各类社会成员)、远程教育的需求和目标的多样性、参与远程教育的机构和远程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面对这种发展趋势,教育领域的合作已成为国内外同行所关注的课题,更是远程教育机构和工作着不可回避的问题。各种形式的教育合作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的教育机构之间蓬勃开展。远程教育作为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型教育形式,其特点和规律决定了优秀的教学资源、良好的学习支持服务、完善的教学过程管理,是教学效果和质量的重要保证。要实现这些,需要多方的合作。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各类远程教育机构特别是巨型开放大学应在这一点上达成广泛共识,顺应潮流,并采取实际行动,在不同层面上积极推进合作。

中国政府正在大力引导和支持中国远程教育机构及高校之间的合作,推进优质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前不久成立的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就是在国家教育部倡导下,由北京师范大学等8所师范大学及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共同发起的。该联盟旨在发挥普通高校和电大优势,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教师教育网络体系,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中小学教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水平。与此同时,教育部为了规范普通高校网络教育试点校外教学点的教学和管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大学的系统优势,支持中央电大建立国家远程教育校外公共支持服务体系,为普通高校开展网络教育提供教学资源传输、网络学习环境和学习支持服务,进一步推进了中央电大与普通高校间的合作。

在加强与国内高校、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合作的同时,学校十分重视与国(境)外的远程教育机构的合作,并建立了友好关系。

在资源建设方面,1995年与美国远程教育基金会和旧金山州立大学合作,共同开发市场营销、现代企业财务与金融、企业财务管理与分析等3门课程。中央电大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与英国文化委员会合作,开展英语专业教学资源建设;与英国开放大学合作编制新一代的公共英语课程,并引进商务英语课程。在2002年11月,和英国文化委员会、英国广播公司合作,开通了免费多媒体英语学习网站“英语通”。目前网站每月的访问量平均超过5万人次,远远超过了预计的每年25万人次的访问量。

在人员培训和学术交流方面,与东伦敦大学和英国国际学校合作,举办暑期电大系统管理人员和英语教师培训班。与中英奖学金基金会合作,先后送出25名教师和管理人员到英国进行为期4个月的短期培训。开展与香港公开大学的人员培训和学术研讨活动。两岸三地的开放大学每年举行一次学术年会。

在项目推展和合作方面,承担了国务院新闻办和教育部在美国斯科拉卫星电视网开办的全中文频道教学节目编播工作,1996年开播以来已播出3000多小时各类对外汉语教学节目。1995年与美国Novell公司合作,开展“Novell网络管理师培训”,目前已培训5万人次。1998年与世界商会联合会合作,开展“创业设计培训”,已培训近5万人次。1998年与香港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合作,开展“国际财务与会计证书”培训,目前已超过10万人次。

由此可见,远程教育机构和远程开放大学的合作应该是多方面的。这些合作包括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岗位培训,也包括人员的交流、资源的交流、技术的交流,既可以是课程的,也可以是专业的,还可以是项目的。总之,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终生教育体系的构建,给远程教育的合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然而,合作要取得成效,首先是要相互沟通。不同国家和地区开展远程教育有不同的模式和特点,需要通过沟通达成共识,增进了解。这是合作的前提;其次要有开放的理念。远程教育是开放教育,不仅是要对社会开放,在远程教育合作上也要有开放的理念。要相互汲取经验,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要通过各种形式充分交流和交换,包括优秀资源、管理经验、人员、新技术等。第三要合作共赢。远程教育投入大、成本高,国家投入少。合作会带来优秀资源共享,降低成本。关键是要采取产业运作机制,才能实现良性循环、持续发展,也只有共赢合作才能长久。

结束语

知识经济加快了学习化社会的发展进程,学习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教育已从“前端教育”走向人的终身,人才规格已由国内针对性培养转变为国际通用。教育的这种终身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迫使其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一场激烈而没有硝烟的战争。远程教育无疑是这一战争的前沿主战场,中国的广播电视大学也将在这场战争中明确其价值和定位,决定其生存和发展。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创新是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合作将给共同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2003世界开放大学峰会(GMUNET)暨校长论坛